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有什么不同?
2014-02-19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劳动需要而运用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能力。与学历文凭不同,学历文凭主要反映学生学习的经历,是文化理论知识水平的证明。职业资格与职业劳动的具体要求密切结合,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操作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该职业所达到的实际工作能力水...
职业资格证书分哪几个等级?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分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高级技师(一级)共五个等级。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等级是根据本职业从业人员活动范围宽窄、工作责任大小、工作质量高低来确定本职业的等级数目,根据实际情况在特定职业中可不设立高等级或不设立低等级。
目前,职业资格证书管理主要由哪些部门负责?
根据原劳动部、人事部关于颁发《职业资格证书规定》的要求,职业资格证书实行政府指导下的管理体制,主要由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管理,通过学历认定、资格考试、专家评定、职业技能鉴定等方式进行评价。劳动保障部负责以技能为主的职业资格鉴定和证书的核发管理。此外,国家人事部门负责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评价和证书核发与管理。
什么是职业?
2014-02-17
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如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从事商业活动的推销员,从事制造业的车工,从事国家机关工作的公务员,等等。这些职业都是在人类长期生产活动中随着社会进步和劳动分工而逐步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果。职业须具备下列特征:①目的性,即职业活动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②...
什么是职业资格?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从业资格是指从事某一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执业资格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职业)实行准入控制,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职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
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它有什么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表明劳动者具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和技能的证明。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什么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主要内容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政策规定和实施办法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什么意义?
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一项战略措施。它对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建设以及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有哪些法律依据?
《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2004年山东省人...
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以落实就业准入政策为切入点,在推行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坚持行政管理与技术支持相结合,坚持严格质量控制与进一步扩大职业技能鉴定的覆盖范围相结合,大力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促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就业制度、职业培训制度和企业劳动工资制度相互衔接,使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市场就业和引导劳动者素质提高中发挥重要作用。
鲁公网安备 37010202002937号